《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报告

编辑: 更新时间:2023-04-04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显示,据全球储能项目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46.1GW,占比22%的全球市场。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最大,为39.8GW,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储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729.7MW。储能正成为许多国家推动碳中和目标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即使面对新冠疫情和供应链短缺的双重压力,2021年全球新能源储能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新投产电储能项目装机容量世界将达到18.3GW,同比增长185%。运输规模2.2倍,同比增长117%。美国、中国和欧洲仍然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0%。2021年我国储能装机容量将首次突破10GW。2021年我国新投产电力储能项目装机容量将首次突破10GW,达到10.5GW。扩产规模首次突破2GW,达到2.4GW/4.9GWh,同比增长54%。新能源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和压缩空气均有百兆瓦级并网项目,尤其是后者,2021年实现,实现跨越式增长,新增投产规模达170MW,接近2020年底累计装机容量的15倍。在新能源储能区域分布方面,2021年新增项目将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山东将领跑2021年全国储能市场依托“共享储能”创新模式发展;江苏、广东在用户侧储能方面继续走在前列。此外,江苏电网侧储能二期工程和广东配套服务项目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内蒙古银乌兰察布并网友好型绿色电站示范等新能源配储项目率先进入全国储能市场前五。根据储能项目应用场景:分为独立储能、风储、光储、工商业储能等30个场景。从新储能规划和在建项目来看,从2021年开始,我国储能市场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865个规划、在建、2021年投产,新储能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3.3%。《白皮书》预计,2026年新能源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3.3%。市场将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随着电力市场、储能供应链的逐步完善和商业模式的成熟,新储能有望凭借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环保等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选址要求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推进碳达峰目标实现关键期,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主的新型电力装机发展机制。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了不同时间尺度的电力供需平衡。新储能不仅可以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它是能源革命的核心技术和战略。高地有望形成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