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开发
编辑: 更新时间:2023-04-04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能源储能发展“十四五”时期实施方案》。提出该计划是为了促进多元化技术的发展。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及集成优化设计研究等,重点研究超导、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研发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空气电池。
重点开展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高效储热等逐周、逐季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和制氢等长周期储能技术试点示范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氨。满足多时间尺度应用的需求。多元化应用技术标准:电化学、压缩空气、超导、飞轮等不同储能技术标准,火电和核电机组抽汽储能等依托常规电源、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创新储能技术标准、多场景智能调控等技术标准。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
储能新技术创新能力显着提升,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机组、核电机组抽汽储能等依托常规能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渐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期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新能源储能全面市场化。新储能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全力支撑。能源领域碳排放达峰目标如期实现。